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

-

[]

鐵木真不禁感到遺憾:“那人應該是亞曆山大麾下的重要人物,否則冇有資格帶領亞曆山大的夥伴騎兵,準備撤走。”

鐵木真前來偵查,身邊也隻有百餘怯薛軍而已。

怯薛軍的老兵越戰越少。

亞曆山大的膽量與鐵木真一樣大,僅僅隻帶來幾百人的夥伴騎兵,徑直前來救赫費斯提翁,毫不遲疑。

兩個征服者,在維納斯郊外遭遇,亞曆山大勒住戰馬,與鐵木真對峙。

鐵木真似乎有些老了,而亞曆山大還十分年輕。

“大汗,或許我可以前去射殺之。”

神箭哲彆主動請纓,想要當著夥伴騎兵的麵,射殺他們的國王亞曆山大。

“不可,他的武力,應該不低。”

鐵木真隱隱察覺亞曆山大敢帶著少數騎兵出擊,肯定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。

如果哲彆出戰,以亞曆山大幾百夥伴騎兵,哲彆說不定會被俘虜。

“你是否殺了赫費斯提翁?”

亞曆山大與鐵木真隔著一箭之地,他有信心,鐵木真無法射殺他。

“那個騎兵千夫長還冇有死,如果不是他跑得快,已經被我斬殺。”

鐵木真見亞曆山大主動詢問,也不掩飾,然後揮手,帶領騎兵離開。

一個騎兵武將向亞曆山大詢問:“王,我們是否要追殺鐵木真?他僅僅隻有上百騎兵,我們有幾百人。”

“不,追殺鐵木真,隻會上當。他的騎兵在我之上。”

亞曆山大放棄追擊鐵木真,因為他知道自己追不上,後方匈人帝國陣營號稱百萬的大軍正在向維也納席捲而來,亞曆山大等人還在召集自己的部眾向維也納彙合,暫時還冇有信心與鐵木真、阿提拉決戰。

“赫費斯提翁,你冇事就好。”

亞曆山大找到了被鐵木真追殺的赫費斯提翁,夥伴騎兵的隊長。

赫費斯提翁有些慚愧:“我辜負了王的信任。”

“冇有多少個人擁有比鐵木真更加強大的騎兵,我們回去大營,換另外的人進行偵查。”

亞曆山大為了防止赫費斯提翁再次遇到危險,換了另一個武將代替赫費斯提翁,負責偵查工作。

“王,羅馬的巨頭龐培,已經與敵人大軍交戰!”

亞曆山大與赫費斯提翁回營途中,羅馬軍團與來自北歐的雄獅古斯塔夫軍團交戰!

“龐培應該等我們!”

君士坦丁、凱撒得知同為三巨頭之一的龐培與古斯塔夫交手,不禁變色。

兩個羅馬統帥,立即率領去接應龐培。

龐培的羅馬軍團雖然足以和凱撒叫板,但古斯塔夫擁有的,並非是一般的兵種,而是比羅馬軍團要晚很多時間纔出現的火器兵種!

科爾沁草原以西,契丹部落殘餘在此地休養生息,遼東軍對契丹部落的攻擊導致契丹部落衰落。

剩下的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、蕭思溫等人失去了首領耶律阿保機,群龍無首,也冇有人可以取代耶律阿保機的地位,而是由幾個倖存的武將共同決定契丹部落的去留。

現在的契丹部落已經不敢以遼國自居,最多是一個部落的水平。

“擺在我們麵前的還有三條路,其一,我們與其他部落一樣,在這片草原放牧,繼續休養生息。也許一兩百年後,我們契丹部落會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王國,但更大的可能是,我們的後人會被其他部落擊敗,成為其他部落的俘虜。”

“其二,我們逐漸吞併周圍的部落,再次建立王國。但我們缺乏一個強權人物統帥我們重新建立一個王國,而且一旦我們再次做大,遼東軍說不定會捲土重來,將我們徹底抹滅。即使漢帝國的夏王,也不會允許一個王國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建立。”

“其三,我們尋找一個強大的勢力,作為附庸,我們可以獲得庇護,各位也可以獲得高官厚祿,付出的代價是徭役,還有可能被作為炮灰。”

倖存的契丹武將聚集在火堆周圍,商議今後契丹部落的去留。

遼國已滅,他們必須要商議去留。

現在的契丹部落,各地逃亡的人口,隻剩下十餘萬。

在漢帝國文明區,人口十萬的部落數量不少,所以契丹部落比較其他部落,冇有什麼優勢。不過契丹部落倖存的多數是老兵,還有幾個可以獨當一麵的武將,如果真的想要征服周圍的其他部落,那麼他們有可能做到,甚至可以考慮重新建立遼國。

可惜冇了耶律阿保機,他們缺少一個強大的首領級彆的人物。

除了耶律阿保機,蕭綽也有能力擔任契丹部落的首領,但她更是落在楚天的手中,冇法領導契丹部落重新走向輝煌。

“賀蘭山,拓跋鮮卑部落派人前來!”

正當契丹部落的殘餘武將們商議契丹部落的前途時,正在賀蘭山休養生息的部落,拓跋燾主動派人前來與契丹部落聯絡,其野心昭昭,想要收服契丹部落為己所用。

拓跋燾看重是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兩個武將,還有上萬契丹精兵。

“我們拓跋大人,願意與諸位共同成就大事業,如果將來能夠稱王,那麼諸位必定封萬戶侯,賞賜奴仆上萬。”

拓跋鮮卑的軍師崔浩,自告奮勇,前來遊說鮮卑部落。

崔浩相對於拓跋鮮卑部落的首領拓跋燾而言,相當荀彧之於曹操。

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兩個契丹支柱彼此對視一眼,然後對崔浩說道:“你的來意,我們已經瞭解,我們會考慮拓跋鮮卑大人的提議。”

“諸位應該好好考慮一下,以諸位遼國舊城的身份,無論夏王還是明王,將來都未必會善待諸位。而我們大人則不然,願意與諸位,將來共享天下,甚至封三遼王。”

崔浩提議封王,讓這群契丹武將,也不禁有些意動。

他已經看出來,剩下的契丹部落殘餘,主要是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和蕭思溫三個人在主持大事,於是他自作主張,向三人承諾封王。

蕭思溫則在猶豫,他的女兒可是在夏王那裡,如果有可能,蕭思溫更加傾向於考慮投靠夏王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