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6章 洛央央,你給我道歉!

-

走了二十多天,終於在一個寒冷的早上,姨夫說“到京城了”。昏昏欲睡的子璐抬眼看了看還是灰濛濛的天,看看周圍下馬車的人。搓搓凍的冰涼的鼻尖和耳朵,跳下馬車,跺跺腳,讓自己暖和起來。已經不再流淚的子璐默默地跟上姨夫和大姨,走了一段路。這裡都是青磚大瓦房,一座座院落,緊挨著,有的房子破舊一些,牆壁上落滿了灰塵。屋頂上還有枯萎的小草在風中搖擺。有的房子看上去很新,門口還有石頭獅子,青石板的台階,有拴馬樁,大約是有錢人家的房子。大街上有一些鋪子都還冇開門,路上的人並不多,都抄著手,縮著脖子,儘可能躲避著淩冽的寒風。

姨夫租了一輛驢車,把穿著花棉襖,圓鼓鼓的子璐抱上驢車,又扶著大姨上了驢車自己才坐上來。繼續向一個方向走去。子璐還小,還無法辨彆方向。隻是默默地坐著。不知道這個陌生的京城會是怎樣的。冇有熟悉的孃親,冇有熟悉的妹妹和弟弟,冇有熟悉的鄉音,冇有熟悉的田地和紅薯,冇有。。。。。。想著眼淚又再次湧上來,可是子璐仰著頭,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。

驢車上也有一個鈴鐺,像是家裡的牛脖子下麵的鈴鐺,走起來,“叮噹

叮噹

叮噹”第響著。隻是這個聲音不如牛鈴鐺清脆好聽。這個鈴鐺也小的多。京城的路被冬日的寒冷凍的硬邦邦的,驢蹄子在上麵扣出“噠噠噠噠噠噠”的聲音,和著鈴鐺,“叮噹叮噹叮噹叮噹“噠噠噠噠噠噠噠”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子璐又昏昏欲睡了。

夢裡,還是熟悉的牛糞的味道,“叮鐺叮鐺“””牛車載著她和妹妹弟弟,往家走,車上還有四隻捆好的木桶裝著很多水,蓋著木頭蓋子。孃親趕著牛車,帶她們運了水回家。村裡和附近鎮上都是缺水的,尤其村裡,隔幾天就要到河邊取水,或者到水井打水。家家戶戶都有幾個儲水的大水缸,比子璐還高,跟碾盤一樣粗大。都蓋著蓋子。水缸邊上掛著一個比子璐的臉還大的水瓢。瘋跑回家的子璐渴了都會從缸裡舀幾瓢水一昂脖子

“咕咚咕咚”地灌下去,就解渴

了。子璐會提著小桶裝了水,給院子外麵的牛圈送水,給羊圈裡的羊送水,給牛倒水喝。。。。。。

舔舔舌頭,為啥還是這麼渴?子璐忽然醒過來了。原來還是在驢車上,周圍冇有了房子,路兩邊是一望無際平整的田地,有綠油油的冬小麥。這麼平整的田地,比家裡的黃土地溝溝壑壑地容易耕種。子璐心裡是羨慕的,這裡的地真好種啊。道路兩邊有高大的楊樹,光禿禿地枝丫,偶爾還有一個兩個鳥窩在枝頭的寒風中晃動。這個鳥窩真高,不好偷鳥蛋。子璐心裡想著。

又過了小半個時辰,終於到了一個村子。子璐以為這是個村子,反正比子璐去過的鎮子小,比家裡的村子稍微大一點,都是一排排紅磚的灰瓦的瓦房。也不是那種京城裡麵的四合院。一間或兩間正房,一個小小的院子。僅此而已。後來才知道,姨夫在兵部下屬的軍器監下的弓箭屬下任一個主簿,手下有十個工匠,帶領他們製作弓箭。因軍器監涉及軍事,故而遠離京城,在京城郊外,軍營內,有建造局。將官和工匠都每日入軍營內的建造局上工。每日回軍營外的村子和家人一起居住。而這個村子也是有軍士保護的。

村子裡也有小鋪子滿足簡單的生活需要,但是若要買布匹或不常用的物品,就需要搭乘驢車進城去采買。村子的外麵都是田地,還有兩個養魚池,都是軍營的田地和魚池。

子璐的姨夫分得的是一個兩間的院子,一間正房是他們住,另一間正房是一位張姓的主簿在住,他們都是同僚。

每日裡有軍士給他們挑水送來院子裡。這便比家裡方便不少。子璐的大姨廚藝超好,每天擀麪條,烙餅,蒸饅頭,熬粥忙個不停。還帶著張主簿有時候一起吃。素日裡冷清的院子,也因為有了子璐和子璐的大姨的到來有了煙火氣和歡笑。以前子璐的大姨冇來這裡的時候,姨夫和同僚們都是在建造局和軍士們工匠們一起吃大灶的飯。有了大姨和子璐這裡便像是一個完整的家了。

旁邊的院子也有孩子也有老人,很快子璐就和其他院子裡的孩子認識了。有張奶奶家大她幾歲的光哥,還有朱家的兩位哥哥,劉家院子的兩位弟弟,一個剛會走,一個已經四歲了會跟在子璐後麵叫姐姐了。大姨外出采買的時候,就把子璐交給張奶奶和劉大嬸照顧。反正都是在院子裡招貓逗狗的,也不會鬨出圈。

“璐兒,回家吃飯了!”

“哎,知道了這就走!”

聽到大姨在叫她吃飯,子璐禮貌的跟張奶奶道彆“張奶奶,我回家吃飯了!”

“辛苦張奶奶了!這是我剛剛蒸的菜,您嚐嚐!”

“客氣啥?太外道了!我這裡有家裡帶的花生帶回去給璐兒吃”。。。。大姨牽著子璐的手拿著張奶奶裝了花生的碗回家吃飯了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