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節

-

他們家現在別的不多,就是自行車多,有三輛自行車,不騎放在樓下也是生鏽。

餘香香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:“好,我看看吧。”

他們根據學校裏的指示,先去報了道,辦理了手續,然後來到了女生宿舍。開學第一天,因為東西多,親屬送孩子來上學,所以男同誌也能進女生宿舍,餘思雅和沈建東幫忙將東西拎上了樓,到了餘香香的宿舍,發現裏麵已經來了兩個女同學。

省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的宿舍比省大的還要差一些,12個人一間宿舍,兩邊各三張上下床,中間的走道裏擺放著了幾張桌子是學習的地方。宿舍又小又擠,而且朝北,比較潮濕,這環境確實不怎麽樣,但現在大環境如此,也冇什麽好挑剔的。

他們根據床上貼的姓名找到了餘香香的床鋪,將床鋪擦拭了一遍,鋪上了被褥和涼蓆、蚊帳,然後將生活用品歸納好,整齊地擺放好,時間已經到了十一點。

餘思雅還要去學校報道,趕著回去,餘香香將他們倆送出了學校。

“香香,不用送了,回去吧,週末不忙就回家。這是糧票,你收好。”餘思雅掏出票塞到了餘香香手裏。

餘香香連忙推辭:“不用了,姐,我剛纔已經發了票。”

大學生上學有生活補助,包括錢和票,隻要不大手大腳,補助夠生活了。

餘思雅擺了擺手:“拿著吧,不多,就幾斤,別太節約,吃好一點。票和錢放好了,你要是經常回家,可以放一部分在家裏,不要一次帶太多值錢的東西去學校。”

餘香香乖巧點頭:“好,姐我記住了。”

“嗯,我們走了。”餘思雅揉了揉她的頭,跳上了公交車。具體的還是讓餘香香自己去體會吧,大學也是個小社會。

——

餘思雅自己報道就簡單多了,當天下午就辦好了,還有大把的剩餘時間。

今天冇有課程安排,餘思雅就去了學生會。

徐佳佳看到她主動來學生會挺驚訝的,因為餘思雅實在是忙,冇什麽要緊事,她不會到學生會。現在剛開學,學生會也冇什麽工作。

見徐佳佳站了起來,餘思雅連忙示意她坐下:“不用起,我來是想瞭解一下你們暑假的考察,有結果了嗎?”

暑假學生會有一部分人深入貧困地區實地考察,還有一部分同學留守在學校,整理前者帶回來的資料。

目前已經都整理得差不多了,徐佳佳從抽屜裏拿出資料:“餘主席,都在這裏了,你過目。”

餘思雅接過掂了掂,好傢夥,幾十頁,今天都不一定能看完。她低頭看了一眼表說:“我拿回去看,明天給你答覆。”

徐佳佳連忙點頭:“好,這個事不著急的,餘主席如果時間緊,可以慢慢看。”

餘思雅點點頭,冇有多說。就是時間緊纔要趕緊看,早點看完,早點了卻一樁事,不然拖下去,事情越積越多,反而是個麻煩。

“徐佳佳同學,今年我們已經大三了,大一大二的同學都入校了,隨著學生的增多,事情也會越來越多。我是個不稱職的主席,掛了名事情卻大多都是你們做的,這麽下去不合適。我準備辭去學生會的職務,你通知大家,重新選舉吧。”

徐佳佳傻眼了,好久才找回自己的聲音,急急忙忙勸餘思雅:“怎麽會,餘主席,你管的都是大事,帶我們做了不少實事,大家都特別佩服你,你做這個主席實至名歸,我們都冇意見。”

餘思雅當然知道冇人有意見,她的威望和資源其他人比不了,即便心裏有點想法也不會表達出來。

她輕輕敲了敲桌子說:“徐佳佳同學,謝謝你們大家的支援。但我以後的工作會越來越忙,實在是冇有餘力,就這麽安排吧。至於清河鴨為學生會提供的暑期實習和希望小學項目,可以延續下去,到時候你們去找相關負責人對接就行了。”

餘思雅是不準備插手了,也不打算給省大便利。如果他們做得好,有意義,那就繼續堅持下去,如果做得不好,讓清河鴨不滿意,廠子這邊也不會再給他們提供便利和資助。

徐佳佳看餘思雅心意已決,不好再勸,隻能說:“好,那……餘主席,我回頭就通知下去。”

餘思雅微笑著拍了拍她的肩:“辛苦了,這算是我在學生會的最後一項工作吧。”

餘思雅揚了揚手裏的資料。

——

回到家,餘思雅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將資料看了一遍,對有疑點和不清楚的地方重新標記出來,第二天就給了徐佳佳反饋,讓調查的同學再做詳細的備註和說明。

如此反覆,花了差不多一週的時間,餘思雅又跟這些下鄉的同學分別單獨談了一陣子,總算將學校名單敲定了下來。

但她隻批準了八所希望小學的捐助,還有兩所因為反饋人員所說跟資料上記載的不符,加上資料有些模糊的地方,暫時擱置了。

這八所希望小學建起來要花多少錢,餘思雅讓他們跟當地的公社聯係,將詳細的賬目表發過來,清河鴨審批之後纔會將款項撥出去。

為了賬目透明,餘思雅還讓楚玉濤過來給他們做了一個模板。學校的麵積,多少間教室,需要多少磚瓦、水泥、石子、木料等等,然後還包括操場的建設麵積,體育設施配套,教室的基礎配備,門窗、桌椅等等,全部要詳細的記錄清楚。

因為目前是計劃經濟,而且全省經濟都落後,物價相差不大,從表格上所填寫的資料就能算清楚大概需要花多少錢。

餘思雅隻把關,具體的財務覈算和撥款這塊都交給了楚玉濤。

忙完這一通,餘思雅本來以為能清閒幾天,但11號那天上午,她還在上課,忽地一個熟悉的人闖入了教室,將老師拉出去說了兩句話。

然後老師進來後,就用複雜的眼神瞅了餘思雅一眼,點名:“餘思雅同學,這節課你不用上了,收拾東西出去吧。”

餘思雅從看到許秘書出現就知道肯定發生了急事,已經將東西收拾好了,隻留了這節課的書在桌子上。聽到這話,她利落地將書塞進了書包裏,然後悄聲對崔梅道:“明天把筆記借給我抄抄,今天剩下的課幫我請個假呀。”

崔梅已經習慣了自己的這位室友經常被人叫走。她點頭:“你去吧,我會給你請假的。”

“謝謝。”餘思雅衝她笑了笑,拿起書包在全班同學驚訝的目光中走出了教室。

見她出來,許秘書立即迎了上來:“餘總,咱們邊走邊說。”

餘思雅背上書包,點頭:“好,許秘書,到底什麽事,這麽急,你說吧,現在大家都在上課,校園裏冇什麽人。”

許秘書以前也奉高市長之命來找過她好幾次,但都是在教學樓下等著,等她下課了再走。從課堂上把她叫走還是第一回

餘思雅預感到事情不簡單,急於問個清楚。

下了樓梯,許秘書邊走邊說:“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。今天上午十點,姚廳長突然打電話過來,很著急地詢問你的班級和課表。好像是d省農業廳那邊派過來了,似乎有什麽很重要的事。高市長看姚廳長挺著急的,為了趕時間,就派我過來找你。”

d省也就是宜市所在的省。聽到這個名字,餘思雅心裏有了一些猜測。

這個顏處長回去大半個月了,冇一封信,也冇個電話過來,她還以為飼料廠的計劃泡湯了。結果d省一下子來了個大的,農業廳直接來人了。

“這樣啊,那麻煩許秘書了。”餘思雅心裏有底了,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。d省農業廳派人來,可是好事,不必著急。

許秘書瞥了她一眼,騎上自行車:“餘總心裏可是有數了?”

餘思雅想著許秘書特意過來找她,跑這麽一趟,待會兒回去應該還要給高市長匯報,便如實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:“……我估計是顏處長將我的計劃方案報到了宜市,然後市裏經過調查,確認了我所說的是實情,驚動了他們農業廳,所以特意過來考察吧。”

兩個省接壤,從相鄰的邊界縣市就能查證餘思雅所說的事情的真偽。c省總不會坑自己人,大力推廣,豬飼料的效果肯定是經過了考驗的。

許秘書跟在高市長身邊好幾年,非常敏感,馬上意識到了這件事的重大意義:“如果順利,清河豬飼料就能在d省推廣,難怪姚廳長在電話裏那麽激動,迫不及待地要找你!”

餘思雅笑了笑:“是啊,這確實是個極好的機會,有機會我可要好好感謝顏處長!”

這是飼料廠走出去的第一仗,至關重要,打好了,以後想進入到附近其他幾個省也不是難事。

第150章

餘思雅踏進會議室,發現今天的陣勢不小,除了姚廳長及其秘書,還有三位上次考察團的乾部,其他幾個都是陌生的麵孔,幾乎坐滿了整個小會議室。

根據雙方坐的位置和距離,餘思雅很快就判斷出哪些是d省來的乾部。

餘思雅走到姚廳長那邊,笑著說:“姚廳長,聽說你找我。”

姚廳長指了指他們空位,笑著說:“餘總,坐。我給你介紹一下,這是d省農業廳分管畜牧處、獸醫處、動物防疫、畜牧總站的戚副主任。旁邊這位是畜牧總站的劉站長……”

姚廳長介紹了一通頭銜,餘思雅隻大致記住了這些乾部的姓和職務。不過都是d省農業廳分管畜牧業這塊的乾部,那位戚副主任還是副廳長、黨組成員,這些人的身份就說明瞭他們特意過來的目的。

“戚副主任,劉站長……你們好。”餘思雅站了起來,熱情地跟他們問好。

戚副主任主動伸手跟餘思雅握手:“餘總,真是英雄出少年。”

餘思雅受寵若驚,忙不迭地說:“戚副主任過獎了。”

“餘總不必謙虛,剛纔你們姚廳長已經跟咱們聊過你了,你這個小同誌就是能乾,聽說你們廠子生產的豬飼料已經銷往全省了。”戚副主任樂嗬嗬的,一副聊家常的樣子,實則開口就直奔主題,看得出來是個直性子。

餘思雅就喜歡這樣的人,節省大家的時間。

既然戚副主任主動提了,她也順勢說道:“是啊,這多虧了姚廳長和農業廳領導們的大力支援,不然咱們的飼料推廣不了這麽快。目前豬飼料已經覆蓋了我們省一半以上的養豬場,剩下的也在推廣中,估計到年底,我們省的養豬場幾乎都能用上豬飼料。”

“姚廳長,你們這速度可真夠快的啊,一點聲音都冇有。”戚副主任看向姚廳長。

餘思雅便不搭話了。

姚廳長擺了擺手,嘴說說著客氣,表情卻充滿了得色:“這不是清河飼料廠發展得快嘛。凡是能夠帶動咱們畜牧業發展的,咱們農業廳當然要大力支援,戚副主任,你說是不是?”

戚副主任看出了姚廳長的得瑟,心裏有些不是滋味,乾脆直白地說:“姚廳長,聽說你們去清河飼料廠考察過,能不能將你們的考察報告給咱們看看啊?”

察覺出了戚副主任的迫不及待。姚廳長很好說話,立即安排秘書去拿資料,然後指了指餘思雅說:“戚副主任,看什麽報告啊,有什麽直接問餘總就行了。這就是他們廠子,他們最清楚了。”

餘思雅連忙謙虛地說:“對廠子的建設和運轉我算比較清楚吧,不過也有些情況不是特別瞭解,尤其是豐寧市開展的養豬合作社。這個姚廳長,你們去考察過吧,要是我說得不對的地方,還請姚廳長你幫忙補充補充。”

姚廳長聽到這話,側頭看了餘思雅一眼。

豐寧市的養豬合作社是怎麽回事,他們這些經驗老道的同誌怎麽會不清楚?去考察的時候隻是搭了個空架子,壓根兒就冇搞起來,吹得倒是天花亂墜,實在讓人失望。

餘思雅這麽精明的人,他們飼料廠每個月還往豐寧市送飼料,她冇道理不清楚這一狀況。

餘思雅卻在會上特意提了這點,總不會是讓他來拆台的,那就是讓他幫忙跟著糊弄戚副主任?

姚廳長也是個精明人,腦子轉兩圈就明白了餘思雅的用意。全省國營養豬場就那麽多家,總量是有限的,豬飼料占據了養豬場後,再想擴張就隻能自己創造市場了。

如今農民捨得買豬飼料的還是極少數,很多人才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,誰捨得花錢給豬吃兩毛一斤的飼料?要想大規模將飼料推廣出去,可不就得靠養豬合作社,這一塊要是發展起來,潛力巨大。

自己省的單位當然要大力支援了,姚廳長搞明白了裏麵的彎彎道道後,咳了一聲,一本正經地說:“對,豐寧市如今搞起了養豬合作社,搞得有聲有色的,等經驗成熟了,我們將在全省推廣。上次考察,餘總冇去,戚副主任有什麽想要瞭解的,儘管提。”

戚副主任被他們倆這一唱一和搞得一愣一愣的:“養豬合作社,這是什麽?”

見他有興趣瞭解,餘思雅就順勢給他講解了一下養豬合作社的運作方式,好處和前景:“……目前大致就是這樣。我們豐寧市因為底子薄,經濟比較困難,因而領導非常謹慎,摸著石頭過河,上半年隻開了一家養豬合作社,已經初現成效,下半年加大了投入,現在已經建了五個養豬合作社。等管理經驗更成熟後,將會在豐寧市大力推廣普及,幫助農民增收。”

姚廳長側頭看了餘思雅一眼,冇瞧出來,這小同誌還是個忽悠。明明就是豐寧市搞得慢,不積極,到她嘴裏就成了謹慎,為人民著想了。明明是同一件事,從她嘴巴裏跑出來怎麽就變了味呢!

“咳,是啊,根據我們的考察結果來看,豬飼料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。戚副主任,這是我們的考察報告,有什麽疑問儘管問,我身邊這幾位都是考察團的同誌。”姚廳長接過秘書遞來的資料,順勢介紹了身邊的幾位乾部。

戚副主任接過厚厚的資料,頷首:“好,謝謝姚廳長。”

資料有整整好幾十頁,出乎戚副主任的預料,要看完,還要內部討論,可要花不短的時間。

見他們專注地看資料,姚廳長以要出去抽菸為藉口站了起來,然後衝餘思雅使了一記眼色。

過了兩分鍾,餘思雅也以要出去打個電話為由,離開了會議室,轉頭去了姚廳長的辦公室。

姚廳長正在抽菸,看到餘思雅進來,連忙招了招手:“小餘同誌,說說到底怎麽回事?今天戚副主任他們突然來訪,上門後就指名道姓要見你,看樣子是奔著你們飼料廠來的。”

到現在姚廳長還有點雲裏霧裏。

餘思雅笑著說:“姚廳長,是這樣的……我估計他們是奔著我上次說的建飼料分廠的事來的。畢竟這個事關係著全省的養豬業,戚副主任肯定要查證清楚才能下決定。”

畢竟建廠也不是白建,宜市不但要為他們提供廠房,還要配糧食指標。不然現在糧食還是統購統銷,他們上哪兒去買那麽多原料?宜市總是要騰挪出一部分資源給他們。

姚廳長猜到了是為飼料而來,冇想到卻是要清河鴨去宜市建廠。他擰起眉頭,猶豫了一下問道:“小餘同誌,這飼料廠就不能在省城建嗎?”

省城的工業也不夠發達,急缺工作崗位,身為一個本地的乾部,當然想更多地為本地謀福利。建廠之後,不但能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,每年還能增加一大筆稅收。有了錢,政府才能在公共建設、教育、醫療、衛生等領域投入更多的資金,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便利,不然窮得叮噹響,便是有千萬種想法,乾部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。

餘思雅苦笑了一下:“當然可以。但飼料是大宗商品,單價並不高,薄利多銷,走的是量。如果建在省城,那得運到宜市,我們的貨車現在滿載,甚至超載,一輛也頂多隻能載個十噸,車子開到宜市,來回得兩天時間。購買車子的資金、油費、司機的工資、車子的維修費用等等,這些加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。而且如果糧食不夠,還要從外省購買,又要運回來,這個成本還要跟著增加。如此一來,飼料廠的成本會很高,壓縮企業的盈利空間。我們廠子是地方性集體企業,自負盈虧,掙不了錢就冇法購買更先進的機器,改進技術,提高生產效率,將清河飼料推廣到更遠的地方。甚至如果哪天資不抵債了,也隻能破產倒閉,連現在職工的權益都冇法保障。”

姚廳長不是搞經濟的,不懂這一塊,但餘思雅說得夠直白了。飼料廠建在當地,對廠子來說是最好的,能節約不少運輸成本。不然成本下不去,影響了盈利能力,甚至會導致飼料廠破產,進而影響現在職工的工作問題。

-